环境教育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教育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教育教学反思 篇1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它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对环境的损害行为又与人们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相联系。因此,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本文就《生物学》中的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风格
主要是指教学方法与态度,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学取向等。在环境教育中适宜推行“进步”型教师的教学风格,即教师作为教育经验的向导,提供给学生综合话的内容,注重创新思维,强调创造性的语言表达,以幽默机智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处于主动的角色,通过发现、探究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1、综合性环境保护涉及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所有领域,所以,环境教育应重视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尽可能与各相关学科结合,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如理解酸雨问题就要综合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
2、创新性在课堂思维方式上要让学生反常规思维、克服定势,用创新思维去辨析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如引导学生摒弃彻底消灭有害生物的观点。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IPM概念,强调要把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而不是将这些物种消灭。因为这不仅有利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独特的基因库,还可以将有害生物“物尽所用”。比如说从家蝇的体内提取抗菌肽等。
二、教学方法
宜多采用“互动式”的活动课形式突出活动性和开发性。要尽量选择学生身边存在的真实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多种角度、多种形式的思考,探索考察,发现所要掌握的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确立正确的环境论理。
如用“头脑风暴”法探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例如何才能既保护环境,又防治害虫?学生会想出许多点子——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以光治虫、育林治虫、天敌治虫等。又如用“角色扮演”法授权学生去处理具有争议性的环境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活动首先要把某一环境问题的个案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不同的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和观点。如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某河流而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就此问题进行角色扮演记者、群众、工厂老板、环保人士等各抒己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很多,演讲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法,调查法,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可根据具体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将各种方法优化组合,形成一种科学方法体系。
三、教学内容
常采用“事例分析——形成概念——实践应用”的认知模式,在事例的选择上宜多采用“近距离内容”。
1、在时间上,选最近发生的事例,说明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昨天和今天”给学生一种震撼。如沙尘暴袭击了北京城,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这主要的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森林,草地资源造成土壤沙化而引起的。
2、在空间上选用近距离的事例,说明环境污染“近在眼前”。如太湖水质持续恶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太湖银鱼产量急剧下降,说明水体遭到严重的富营养化。
3、善于“路边拾数”做到“心中有数”用最新科学数据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善于收集并分析老百姓常讲的谚语,顺口溜等,增加环境教育的人文性。如我国大运河南段居民的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不能洗马桶盖”实际上也是许多河道受严重污染的真实写照。
4、在课堂语言中尽量增加趣味性,如地球在“发烧”——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升,“空中死神”——酸雨等等,平时要注意收集和创造幽默的语句。
四、教学媒体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跨越时空,使“远在天边”的问题缩短到“近在眼前”,让学生以直观的方法获得间接的经验,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可播放歌曲《太湖美》作为“水污染”一课的引言,然而歌曲中展现的美好情景已成过去,太湖已是我国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之一。利用CAI课件创设课堂氛围,在“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课堂上,课件中插入歌曲《有一个女孩》(讲述一个女大学生为保护丹顶鹤殉身的故事)并用背景“沼泽地”、“飞翔的丹顶鹤”来渲染。这种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音乐于一体的教学媒体能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目前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可利用Internet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如在《环境保护》一节中,引导学生访问相关网站,网页,还可利用校园网查阅资料,与同学协同制作环保宣传网页等。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时机,要关注每一个重大纪念日,“有机”就“可乘”,抓住契机及时教育,将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学生头脑中。3月22日“世界水日”教育学生要“饮水思源”,6月5日“世界环境日”告诉学生要关注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环境教育教学反思 篇2在教学《爱护环境保健康》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发展的课程新思想与课改新理念。我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新课程精神,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的激情、明理、导行等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激情这个环节中,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学生搜集到的在街道、广场等实地拍到的破坏环境的图片。图片的直观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也让他们发出了“真脏啊!”“太可怕了!”这样的感慨。就这样,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热爱生活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明白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为学好本课的主题打好了基础。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我选取儿童最熟悉的“生活事件”——“吐痰”图作为范例,先让学生看图,再思考小朋友为什么把痰吐在纸上。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被调动了,他们自己体验过吐痰,也见过乱吐痰的情形,因此谈起自己的想法,说起随地吐痰的种种危害也就得心应手了。
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出发谈自己经验、体会,构建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新课程精神。
我首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教材内容的重点确定为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通过图例的辨析使学生明确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在“延伸拓展、升华认识”这一环节,首先 ……此处隐藏11022个字……影,象征着伟大祖国朝气蓬勃和欣欣向……家园:即是人类生存的地球,我们伟大的祖国,大自然美丽的环境,一切生命居住的地方……怎样画“绿色的家园”呢?我鼓励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从生活中收集素材,把看到的,听到的,亲身体会或向往的,最感兴趣的情景画下来。我对学生说:如果大家都来植树造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想一想吧!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大自然里没有噪音,没有污染,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小鸟飞回来了,小动物从山上下来同我们一起玩……联想一下,那样的情景又是多么美好的呀!听了我的启发,孩子们兴趣高涨,思路也灵动起来了,创作的激情在他们的心里流淌。同学们创作了许多反映绿色家园这一主题的儿童画。有的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歌颂了美好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有的在画中反映了同学们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立志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更多的学生创作了很多有环保内容的儿童画,充分的表达了他们保护地球,建设美好家园的心愿。
例如:四年级学生画的桂林山水系列画,以大胆泼辣的粗笔浓墨画突起的山峰,淡墨画隐约的远山和水中的倒影,还有来往的小船,开花的近树,粗中有细,虚实相生,在雅拙有力的用笔设色中表现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独特感受和鲜明印象。五年级学生画的《丰收》,就很有儿童情趣:画面上满山遍野的果林,果子沉甸甸的挂满枝头,鸟儿翻飞,阳光谱照,小朋友沐浴在阳光下摘果果,高兴得手舞足蹈。画面上色彩浓重,用笔大胆奔放,在雅拙浑朴中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二年级学生画的《我和小树一起长大》,将自己画在一棵大树中隐喻长大成才。树上的小鸟神态各异,有的观望、有的待哺、有的衔虫、有的唱歌。各种树叶色彩缤纷,小鸟、小虫、小花与小孩子们浑然一体童趣盎然……
三、更新环保观念,争当环保小卫士
我校通过儿童画创作的活动,启发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感受,从中还灌输了爱地球、爱自然、爱环境就是爱自己的新观念和审美素质。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培养了美的心灵。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教育少年儿童不光在口头上宣传环保,还要在行动上有所表示。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争当环保小卫士,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从自己做起——就是要学生以身作则,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道德环境观念,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刻苦学习,了解和掌握保护的方法,提高自己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最终使自己懂得如何来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恶化对人的危害。从现在做起——就是要学生从小养成爱护树木花鸟,珍惜水和爱护粮食,保持生活和学习环境整洁的好习惯。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参加各种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活动,包括植树,清除白色污染,宣传保护环境等活动。从身边做起——就是要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注意节约用水,节约电,节约纸。同时要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如:我校有不少学生住在农村,亲友们是否有电鱼,捉青蛙,抓四脚蛇,砍树,乱倒垃圾的现象,如果有,你又怎样去宣传和制止。有的同学喜欢在学校大喊大叫,这是噪音,它使人烦躁不安。我们要提倡“走路轻轻,说话轻轻”,让大家都有一份愉快的心情。还有的学生绘画时经常嫌画不好就丢掉,这是浪费纸张,浪费资源,要改正。课堂上,我希望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就可以极大的促进我们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使我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环境教育教学反思 篇11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亚洲的气候,这是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的唯一一个具体大洲的气候,所以本人在设计时特别注重对大洲气候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便于今后学生在接触其他地区需要分析其气候时可以通过现在的学习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有两个具体安排。
1.在归纳部分总结分析一个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和步骤;
2.在拓展部分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成度。
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在学生今后学习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时可以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知识的前后呼应、融会贯通;这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全局观念。由于设计意图明确,所以课堂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的措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密切,整体感觉一气呵成,所以学生最终的三维目标实现较好。
但本课一开始,在第一个环节提前自学的第一个学习过程中,本人发现提供给学生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表格中遗漏了一个寒带气候,本人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听老师纠正补充,而是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老师在归纳这张表格时犯了一个错误,漏了一种气候,哪个同学帮老师修正这个错误呢?学生非常投入地寻找被我遗漏的气候类型,他们指出老师遗漏了两个气候类型,一个是寒带气候,一个是高原山地气候。我态度诚恳地感谢他们的帮助,并且请他们把寒带气候添加到表格的最后一栏,同时说明高原山地气候不要添加上去,并请同学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叫他们添加高原山地气候呢?学生最后发现了表格中的气候类型的分布都与纬度有关系,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与海拔有关系。一个课前准备的疏忽,说明了本人备课不够仔细,但也提供了本课时的课堂生成课程,在本人的教学机智中得到运用:使得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的积极性更高,阅读时注意力更集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本人对自己所犯错误不忌讳,在请学生帮助的同时增加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给本人一个启示:课前设计得再好,课堂教学过程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进行,课堂永远有鲜活的即时生成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样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心灵交融的场所。
环境教育教学反思 篇12我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时常会发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坏了上海大都市的形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树立爱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他们从自身做起,更要让他们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提高上海的文明程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课是一堂实践探究课,以大量的学生实践探究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的调查、资料的整理、为保护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谋划策、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小组的成果及活动的体会,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调查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实践与探究内容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外实践和课内整合相结合,完成了教材的活动目标和要求,深化了活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