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7-12 17:11:04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0篇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鼓上的小米粒》这个歌曲非常的活泼,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特别是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使孩子对敲鼓的轻重有了具体的认识。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孩子对这个歌曲的喜爱,和歌曲中形象的歌词对孩子进行了轻重的练习。

1、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轻重的变化,如老师来敲鼓,孩子们根据老师敲的轻重不同,用身体各种动作来表现高低、轻重、大小等等。

2、看实验来感受轻重:由于操作材料不足,原本想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句歌词。在活动中还是我操作让孩子观察,但这并没有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在鼓上放了几颗小米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打,这样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兴趣,又能让孩子用更多的感官来感觉轻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听:声音的轻响,手臂的力度和和轻重的关系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尽情的感受,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轻重的技巧。

3、在唱歌中感受轻重,在孩子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让孩子用声音的轻重来表现鼓的轻重。如:在“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时要求孩子用比较响的声音来表现,在“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时要求孩子用比较轻的声音来表现。在唱的过程中让孩子对轻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让孩子自己进行敲打来感受轻重。我还让孩子们一边唱歌曲一边来敲鼓(在桌子上敲打),唱得响就敲得响,唱得轻就瞧得轻,这样孩子们“敲鼓”时用嘴来指挥手的动作,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因为嘴巴是发令者,也是驱动四肢的指挥官,用嘴巴来指挥能够随时得到双方面的分辨力与集中力。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使孩子们对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敲击轻重的技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讲解,用具体直观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

每一次活动都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1.在第一环节中,我把米粒放在鼓上敲鼓,原本我是为了让孩子看得更清楚,我在鼓上放了十几粒米,所以鼓一敲,好些米粒都跳到了地板上,前排的孩子就趴在地上捡,如果我放一粒米粒,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2.在让孩子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时,我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时间去创编,就自编自跳,以至于孩子们的动作千篇一律,都拘泥于我的动作,使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以后的课中,还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和更细的思考。

大班教案 篇2

教育目标:

1、自己动手制作有线电话机,培养幼儿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大致能分清声音在三种导体中的传播情况。

3、培养幼儿对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教师做好的成品一个。已在底面穿好孔的旺旺牛奶罐子每人一个(半成品)、塑料绳、毛线和铁丝两人一条,教师用的钳子,幼儿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在谈话的过程中引起幼儿对自制简易电话机的兴趣。

1、你知道两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吗?

2、你想不想自己拥有一部电话机呢?

二、制作电话机(全班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用塑料绳做,一组用毛线做,一组用铁丝做。)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罐子,两人一根绳子,请幼儿自己结对。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将塑料绳的'一端从罐子后面的孔里钻进去,想办法打一个比孔大的结,将两个罐子系在绳子的两端。(对用铁丝制作的那组幼儿教师需要特别的帮助,帮助幼儿将结打好)

三、请幼儿辨别声音并记录。

1、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后,将电话线拉直,一名幼儿讲话一名幼儿听,说完后可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再请幼儿合作尝试听听毛线和铁丝作电话线的声音效果,请幼儿分辨听到的声音的大小效果,再记录在表格里。

3、幼儿总结三种不同电话线的电话机声音的大小。

4、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反思:

1、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这个活动投入较多,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部分幼儿丧失对活动再继续的信心,但幼儿互相帮助和教师给予帮助克服困难,完成探索活动,保持对活动的极大兴趣。

2、让幼儿大胆地开展活动:“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哪个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孩子与科学接触的过程应该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这一点在本次活动体现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人人都是一个科学家。

3、教师适当提供帮助:活动应该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不是听之任之,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在进行了科学探究是会有难度,教师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孩子们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非常关注他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关注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4、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我相信孩子的探究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关注目标:

关注衣服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能目标:

培养关爱他人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玩具衣服的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衣服和加工生产过程。

态度目标:增强对废物利用的兴趣,培养幼儿勤俭节约习惯和热爱周围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参与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持久地与他人交往,不浪费资源,并能宣传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1.自己的小衣服;

2.废旧挂历纸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衣服哪里来(通过谈话、快速联想,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所穿的衣服有很多,并且在不断地丢掉很多小的衣服,而自己所穿的每件衣服是用很多的资源生产加工,并经过人们艰辛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1.谈话提问: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是怎样来的?

(了解衣服的生产加工过程:种植棉花——施肥——管理——收获——纺织——设计——剪裁——缝制——购买……)

2 ……此处隐藏1398个字……烦恼可真多!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三)学会保护牙齿。

引导语:你们会保护牙齿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我是小牙医”,比一比谁真的会保护自己的牙齿。

1、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演示课件,伴画外音:这里有1——4四个号,每个号的后面有一幅图片,图片上将会出现一个小朋友对待牙齿的做法。对不对呢?你是小牙医,由你来诊断,要说说理由)

2、提问: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牙齿呢?

3、小结:每天都要刷两次牙,早上起床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少喝碳酸饮料,少吃冰冷、生硬的东西。

(四)活动结束。

师:一口好牙,能给我们带来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让我们都记住这样一个日子——9月20日(世界爱牙日),珍惜并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活动而: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 ××︱×× ××︱××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 0 ︱×× 0 ︱×× ××︱× 0 ‖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能发现克兰西的勇敢与善良。

2、通过对部分画面的细致观察,能进一步理解“勇敢”的含义。

3、乐意参与阅读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阅读的感受。

活动准备:

绘本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各种各样的牛”

1、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牛的话题。你们见过牛吗?见过哪些牛?”

2、出示图一:感知白腰牛与红背牛的特征,知道名字。

3、出示图二克兰西:“它是什么牛?它像谁?可是它和白腰牛一样吗?”

4、出示图三绘本封面《勇敢的克兰西》

二、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发现克兰西的勇敢之处。

1、师:“认识了克兰西,让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勇敢的克兰西它有哪些地方表现的很勇敢呢?

2、出示图四:(4种方法),克兰西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3、出示图五:牧场里除了白腰牛,还生活着谁?你觉得他们谁更强壮,为什么会这样呢?两边的牧草又怎么样?你还发现了什么?(草地丰茂)

4、出示图六:原来每天它们都要进行摔跤比赛,赢的牛可以生活在肥沃的草地上,吃着丰茂的青草,而输的……

5、出示图七:“看这头白腰牛仔干什么?被发现了吗?怎么发现的?克兰西呢?它每天晚上都来吃草,它会变成什么样呢?”(越来越强壮)

6、出示图八:“瞧它越长越壮,一步小心把白腰牛的首领都撞飞了,”于是白腰牛的首领让克兰西去参加摔跤比赛。

7、出示图九:观察克兰西参加比赛的画面

8、出示图十:我们一起给获胜的克兰西拍拍手。

猜想:白腰牛获胜后会有什么结果呢?出示结尾PPT

9、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故事里的少部分画面,现在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三、经验迁移,鼓励幼儿做个勇敢的人

你喜欢克兰西吗?你是不是也想克兰西一样勇敢?你曾经做过你觉得勇敢的事情呢?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着克兰西的样子做一个勇敢的人,不怕困难、坚强,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